今天是
关键字:
检索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报道
【2018】1 金融检察室检察官的一封信
发布时间: 2018-04-10 16:53:17   来源:人民检察院

谆谆善诱,他们以匠心写信劝“浪子”回头

检察官的一封信背后的温度

 

 

 

   岳汹涛正在给嫌疑人写信。

 

  “19至22岁,最好的青春年华荒废在监狱高墙之内……”在看守所等待开庭的杜某收到南海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封信,现场哽咽。“以前觉得检察官是起诉我的人,没想到还会这么耐心劝我学好。”截至昨日,南海检察院金融检察室已向犯罪嫌疑人送出77封检察官寄语。
  “荒废青春,戳中了我的心”
  去年10月,22岁的杜某捡到一张身份证,由于身份证丢失无法办理银行卡,他没做过多考虑,便试图到银行冒领一张银行卡,随即被工作人员发现并被公安机关抓获,而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触犯刑法。身处看守所多日,他仍声称自己只是违法而非犯罪。前天,看完承办检察官南海检察院金融检察室负责人岳汹涛的“检察官的一封信”,他才后悔不已,握着信的手更是不住地颤抖。
  “最好的青春年华荒废在监狱高墙之内,但你却未悔改,又第四次犯罪。回想你19岁至22岁的经历,若在每个人生的岔路口多几分警醒与克制,少几分放肆与贪念,人生轨迹就大不一样。可幸的是,你毕竟还很年轻,年轻便有无限的可能性……”在监狱荒废青春,刚刑满却又重蹈覆辙,杜某告诉记者,这段话深深戳中了他的心,这次以后只想重新做人。
  “第一次收到这么关心我的信。”杜某坦言,自己确实想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,但总觉得执法人员都是冷冰冰的,这一次检察官不仅多次来劝他改正,认真解答他的很多疑问,还给他带来了包装设计特别的信,感觉很受重视。“因为有前科,老家没有亲戚愿意接受我,谢谢检察官相信我能改过。”杜某哽咽道。
  “初犯居多,需要引导改造”
  像杜某一样的当事人还有很多。据岳汹涛介绍,大部分金融案件的嫌疑人均为初犯,由于法律意识薄弱,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刑法,就算认罪也是懵懂不知根源。此时,适当的引导对其后续改造的意义尤为重大。“曾经碰到一名退伍的年轻海军,帮着亲戚在地下赌档打杂,被抓后谈起自己的过去痛哭流涕。”由于常常接触此类嫌疑人,岳汹涛萌生了将口头教育固化下来的想法。
  据介绍,金融案件的嫌疑人大多没有暴力倾向,属于“取财无道”的类型,这也意味着其可改造性更大。因此,岳汹涛希望通过“检察官的一封信”,从他们的家庭、学历、工作、成长等人生经历入手进行心里剖析,用直击心灵的方式让其有所触动,铭记教训不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。“让嫌疑人告别庭审前后的迷惘状态,加强其认罪信念,也有利于增强他们日后回归社会、正常生活的信心。”虽然金融检察室只有4名检察官,但岳汹涛仍希望从小范围开始,展现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关怀。随后,该科室认真拟定了信封的设计和附文,写着“知错能改,何惧白璧微瑕;洗心革面,再启希望人生”,最终一封让人感觉备受尊重的信件出炉。
  至今,已有77封信被送至当事人手中,有的于庭审现场宣读,有的则在提审时间递送。检察官董进告诉记者,两页A4纸左右的信通常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,倾注不少精力,但一想到也许迷途的人会因此改变,就觉得很有意义。同时,岳汹涛也坦言,当事人刑满后的情况他们难以掌握,这一封信或许改变不了什么,但他常说:“送出的100封信里只要有一封信发挥作用,有一个人从此不再违法就值了。”
  专家
  点评
  人性化检察创新值得推广
  对此,佛山市人大代表、法律专家王学堂认为,这实际上是检察官的一种业外活动,属于人性化检察的创新,更值得肯定的是,内容不仅有法理更有情理。“这是我近年来见过最好的检察官寄语,相信被告人收到这样的信后会珍藏终生。”
  在他看来,全国各地不乏“诉后析达”的做法,但真情流露的并不多,而南海检察院金融检察室的信充满人情味,真正体现了检察官的担当与为民情怀。小动作也有大收获,王学堂建议检察系统能通过寄语大赛等方式,让更多这样优秀的寄语脱颖而出,辐射至更多司法部门,起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。
  文/图佛山日报记者李晔至

 

南海区人民检察院

主办: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检察院  联系电话:12309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天佑南路11号 邮编:528200
技术支持: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   粤ICP备2022077934-1号  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020号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