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洁之友成立于2013年3月,是我院主导创建的佛山市首个群众性廉洁文化宣传项目。该项目最大限度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廉洁文化宣传,以“社主检辅”模式运作,社会组织、热心群众等负责具体活动的研发、落地、推广、意见反馈等“前台”工作,我院负责活动的策划、组织、协调、指导等“后台”工作,破解了传统廉洁宣传人员少、覆盖面窄、手段单一等问题,提升了廉洁宣传效果。该项目连续两年荣获南海区社会建设创新奖,被评为廉洁佛山走基层先进典型,检察日报、南方日报等媒体作了专题报道。
一、借力社会组织,破解宣传覆盖面窄的难题
我院借助南海区义工氛围浓厚的优势,发挥社工基地在培育、调动、管理社会组织方面的作用,推广廉洁之友项目,最大限度与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。廉洁之友成立之初,便在南海区最早的社会公益组织孵化、培训基地——“关爱桂城创益中心”设立工作点;之后,陆续在大沥“新南海人•梦家圆”等社工基地安家落户,基本覆盖了南海区的7个镇街。
与此同时,借助本地高校的研发优势、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、居(村)委、街坊会等的基层一线优势,在各行业各领域扩大宣传。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、广东环保技术学院、广东中旅(南海)旅游投资有限公司、大沥街坊会等确定合作关系,开展诸如廉政法律知识问答、模拟法庭、廉洁之友新春游园、千场法律进村居等一系列活动。借助社会组织的网络,廉洁文化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广场、进村居落到了实处。今年来,进一步通过区团委在各镇街繁华地段设置的“志愿V站”,拓宽宣传渠道,实现了廉洁宣传的全覆盖、零距离。
二、借力热心群众,破解宣传人员少的难题
廉洁之友项目开展以来,主动参与廉洁文化宣传的群众越来越多。我院借鉴南海区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的先进管理经验,制定相关管理章程、架构和奖励机制,并借助其平台成立廉洁之友义工队,将零散的外援力量凝聚起来。义工队优先吸收大学生村官、离退休干部、优秀党员、优秀义工等社会精英成为义工队员,既为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信息资源,又为廉洁之友项目发展献计献策。目前,义工队已吸纳成员200多人,廉洁宣传人才数量大大提升。
同时,廉洁之友义工队实施网络化管理。在区设总队,由队长管理决策组、实施组,实施组内设组织协调小组、策划执行小组、宣传小组和个案小组;在镇(街)设分队,社区设小分队,分队负责人与小分队联络人按相关职责分工,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。通过上述分工,形成了“横到边、竖到底”的组织网络,充分发挥了廉洁之友义工队扎根基层、深入群众的廉洁宣传堡垒作用。为提高义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,我院还将廉洁宣传植入义工培训内容,增强义工开展廉洁宣教的荣誉感、使命感,为廉洁宣传储备专业人才。
三、借力线上线下宣传平台,破解宣传手段单一的难题
在线上,借助微信平台信息发布便捷、传播速度快、互动性强这一优势,创建“南检廉洁之友”微信公众平台。一方面,发布廉洁宣传案例、活动等信息,让廉洁宣教与受众建立长期联系,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廉洁知识;另一方面,接收阅读体会、反馈意见等,了解群众需求,研究更多适销对路的廉洁宣传产品。自建立以来,已发布61期内容。今年11月-12月,利用微信平台举办反腐倡廉知识竞赛,以游戏闯关、答对送微信红包等新颖方式吸引群众,短短数日有近20万人次参与,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。
在线下,落地镇街的宣教项目中,我院注重借助派驻镇街检察室,由其负责与活动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落实,并调研不同受众需求,使廉洁宣传尽力做到“私人定制”。宣传手段不再局限于讲座、宣传栏、宣传册等,而是针对服务人群以及活动特点,制作相应的廉洁文化套餐,包含案例、视频、小品、咨询、游戏、情景剧等多元化的内容。同时,通过鼓励群众参与廉洁宣传,成功推出多个由群众参与策划、组织的宣教产品,如廉洁摄影、街坊达人秀、廉洁之友方案策划大赛、廉洁趣味游戏等。目前,廉洁之友项目已开展大型户外宣传活动90多场,受益群众约达2万人。主办: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:12309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天佑南路11号 邮编:528200
技术支持: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粤ICP备2022077934-1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020号